长生禅寺
弘一法师与长生禅寺
发布日期:2016-04-09 栏目:影尘录 点击数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弘一法师 - 副本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弘一法师

背景:1938年,闽南沿海的厦门是日寇要占据的重要城市,战事日紧,已危及厦门。1938年5月7日,农历四月初八(厦门沦陷前四天),59岁的弘一法师和侍者净慧法师①在严笑棠②、马乾骅二居士的陪同下从厦门来到漳州,继续在漳州弘法。1938年闰七月十三日,弘一法师准备在漳州梅园尊元经楼开讲《阿弥陀经》,除了在梅园、凤霞祖宫的操场搭建讲台、供奉佛陀的“五果”、“六斋”外,细致的法师亲自嘱咐必备“石榴花枝”,要用石榴花枝沾手炉的水,点洒在讲坛的四周和佛坛,以达“净坛”。

     50年代的长生堂(排序1)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50年代的长生堂

90年代的长生堂(排序2) - 副本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90年代的长生堂

一、  “长生堂”传说

1938年闰七月十日,弘一法师得知施家“竹篙厝”后的竹围内(地名)有石榴花树时,即叫来严笑棠居士带路,穿过施家大院,经后门,来到三面是水田的竹围内。

竹围内是被水田三面环抱的小土丘,面积约三千平米,距离新行街不远,因三面被水包围,丘上遍栽龙眼树,竹林丛生,故名“竹围内”。虽不算是“世外桃源”,却也显得几分宁静,丘中有竹庐一间,名“长生堂”。严笑棠向弘一法师介绍了“长生堂”传说故事:

龙溪有吴俊人氏,晚年笃信佛学,去闹择静,以竹筑庐,自号“长生堂”。庐中奉祀观世音菩萨,居静修禅,阅律研经。竹庐前有圆形水塘,塘水清澈,皆因左接浦头溪,右连四洲河。塘边岸上遍种杨柳树,水边栽插藕节,夏时荷花盛开,香气四溢。吴俊以杨枝沾墨,贝叶书经,一夜梦中,明月照水塘,荷中显观音。吴俊醒后惊曰:信地胜境也!其后无疾而终,寿九十又三。③

以后人称吴俊为“怪人”,其修禅所结竹庐前的圆水塘通浦头溪这一段港溪,遂被称“吴俊港”。竹庐几废几建,时有文人墨客来庐小居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

        长生禅寺内古老刻字残石 - 副本.jpg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长生禅寺内古老刻字残石

二、在长生堂谱写《佛门动员》歌曲

弘一法师来到竹围内的小竹庐,面视庐前的圆形荷塘,看着翠绿的荷叶、一望无边的水稻田,也啧啧称奇之为圣地,对严笑棠居士言道:“余前些天也曾闻竹庐故事。不求长生,但求圣地,若能建寺,佛愿长居!”

弘一法师来时是下午三时左右,法师对严笑棠言:“今晚余愿在此庐过夜,烦唤净慧法师来庐作陪也!并嘱净慧法师来时带笔、墨、纸、砚。”

三时许至晚上入睡这段时间,弘一法师在竹围内的竹庐中谱写了《佛门动员》的词和曲,这就是弘一法师为何要在此过夜的原因。此后弘一法师也常喜来此庐小住。 

第二天早四时起,弘一法师又详细地把曲谱修改一遍,经施家大院返回梅园时,将《佛门动员》稿子交给施萌棠④,嘱其按稿翻印数百张,以备七月十三日讲经时用。

2015年的长生禅寺(排序3) - 副本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现在的长生禅寺

三、教唱《佛门动员》歌曲

1 9 3 8年9月6日——9月12日(农历闰七月十三日——十九日),弘一法师为尊元经楼念佛会开讲《阿弥陀佛》。这七天当中,正值暑天,天气炎热。每天下午在讲经中间,弘一法师便停下半个钟头,挑出数十名较年轻、有音乐基础的信众集中坐于前头,由弘一法师教唱《佛门动员》歌曲,每日如是。如此一来,教唱《佛门动员》产生了很大效果:

其一、中间教唱,调节气氛;其二、防听经信众因暑热犯困。

讲经至第七天下午,数十名善信齐声同唱:“河山破碎何乖戾……”,歌声昂扬,场面壮哉!这首由弘一法师作词编曲的《佛门动员》在抗日战争期间,很快在漳州部分中小学生和民间中传唱,它鼓起了人们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施大晟撰联石柱(左) - 副本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施大晟撰联石柱 下联

             施大晟撰联石柱(右) - 副本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施大晟撰联石柱 上联

四、愿望实现

弘一法师圆寂八年后,有里人提议将竹庐改建为木石砖瓦的寺庙,以纪弘一法师与“长生堂”的殊胜因缘。于是,众善信集资在竹围内兴建起了“长生堂佛祖庙”。长生堂佛祖庙于1 9 5 1年2月完工,了却了弘一法师的生前夙愿。

长生堂佛祖庙为面阔二间、深二间的山顶燕尾脊建筑。前有拜亭,巧在拜亭二侧,用特殊的“三合土”半浮雕的形式,塑有四大天王像,殿中两侧的山墙上塑有形态各异、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。殿中央塑有全身坐像的观世音菩萨,端庄慈祥。观音菩萨的后背墙上塑有蓝色祥云环绕,左右两侧是厦门著名书法家虞愚⑤应书法好友施大晟⑥之邀请,特以“长生”为藏头撰写的楹联:

长向娑婆循念至,

生来菩萨畏因深。

此外还有拜亭的两侧是施大晟也以“长生”为藏头撰写的楹联:

长此杨枝沾不尽,

生前贝叶研綦精。

以上观音菩萨的泥塑、半浮雕十八罗汉均由漳州著名泥水状元李明月⑦和其子李南松所精雕细塑,堪称为李明月先生的晚年优秀代表作。

九十年代末,长生堂佛祖庙周围农田、水塘、吴俊港、四洲河均填平,建起高楼大厦。2000年,长生堂佛祖庙重建,并正名为长生禅寺。

长生禅寺,一座为纪念弘一法师而建的寺院,平易地掩藏在清净圣地的胸怀里,正悄然抖落历史的尘埃,以崭新而庄严的道场面貌,将佛法的光辉亲切地洒向人间。

注释:

① 净慧法师,俗名陈平,自幼出家,礼厦门南普陀寺会泉长老为师。1938年净慧法师受其师之嘱与弘一法师一同离厦来漳,在漳州陪侍弘一法师。梅园弘法后,净慧法师返厦复命。

② 严笑棠(1902年——1987年),别名严持,漳州浦头新行街人,擅书法,工诗词,喜收藏,笃信佛教,因孝母著称。曾任漳州佛教协会理事、漳州尊元经楼念佛会理事。严笑棠与弘一法师来往密切,后居台湾。

③ 长生堂原有石碑刻载《吴俊竹庐记》,石碑今已无存。

④ 施萌棠(1862年——1942年),华侨领袖,曾参加同盟会,后致力于漳州教育,晚年笃信佛教,为尊元经楼念佛会会长。

⑤ 虞愚(1909年——1989年),号竹园居士,历任贵州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中国佛学院副教授、教授。虞愚亦为著名书法家,书法受弘一法师指点。

⑥ 施大晟(1905年——1988年),律师、书法家,施萌棠之子,书法师从弘一法师。

⑦ 李明月(1884年——1959年),闽南近代泥塑大师,被民间誉称为“泥水状元”。其作品有漳州后港长生堂十八罗汉(“三合土”彩绘半浮雕)、蔡竹禅故居(修缮)、厦门集美鳌园浮雕、漳州中山公园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等。

(施正锋)

>>>延伸阅读